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简历准备
阅读量:5339 次
发布时间:2019-06-15

本文共 743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4 分钟。

简历答疑准备

 

sql,sql慢的原因,建立索引依然慢,联合索引,慢dql日志,mysql如何和redis确保同步,高可用,主从

 

专业技能答疑:

1、orm框架

对象关系映射,方便开发

手撸orm框架,仿django,不带创建数据库功能,但是可以建表,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

主要思路是封装SQL语句,

先创建表的元类,在里面判断主键,拼接建表语句

建工具类,单独建增删改查函数 负责增删改查,

建连接类,负责连接,在init中写,调用类自动连接

复杂的写不了就用原生的django,

2、restful接口规范

根据请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尽量用名词表示资源

1、API与通讯协议,总是使用https协议,比http安全

2、域名:尽量将API部署在专用域名后(跨域问题)

3、版本:每个接口都应该有版本

(推荐用这种)

4、路径:网络上任何东西都是资源,均使用名词表示(可以是复数)

5、method

6、过滤:通过在url上传参的形式传递搜索路径

7、状态码:请求回去,需要有状态码

8、错误信息,应该返回错误信息,error当做key

9、返回结果,针对不同操作,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结果应该符合以下规范。

10、Hypermedia API,RESTful API最好做到Hypermedia,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连向其他API方法,使得用户不查文档,也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3、Django restframework框架

序列化组件:最重要的是序列化,把字符串转换为json,需要返回一个当前表不存在的字段,用method,序列化中返回,

认证组件,可以返回值,返回url,付给request,

登录认证

权限认证

频率认证

解析器

视图:用viewset没有集成view,必须手动集成,APIview继承了,不需要手动写,

响应器

分页器

版本控制

 

4、django框架

静态文件配置:

orm框架:

路由层:

视图层:

模版层:

模型层:

inclusion_tag:代码片段:

choice:

事物操作:

defer 和only数据库优化:只查需要的数据,

组件:

django与ajax:

分页器:

forms组件

cookie组件

session组件

中间件

auth组件

 

5、分布式系统:

1、python操作Elasticsearch(分布式全文检索引擎)

2、

 

6、缓存系统

将页面缓存到文件,或者缓存到内存数据可中,一般放到redis中,然后访问时直接到内存数据库中直接拿数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但是不具备实时更新的效果,

 

7、Mysql查询优化

1、从索引上优化

1、建立合适的索引

建表时一定得有主键

2、主键索引和唯一键索引查询效率最高(联合索引可避免重复性高的情况)

3、为需要经常排序、分组、联合操作的字段建立索引,可避免排序

4、常作为where的字段建立索引

5、列值长度较长的索引列,我们建议使用前缀索引.

6、 降低索引条目,一方面不要创建没用索引,不常使用的索引清理,percona toolkit 7、索引维护要避开业务繁忙期

开发者对于索引:

查询尽量有条件,尽量有索引(业务允许的情况下)

索引不能有运算,函数,子查询

2、sql语句上优化

1、尽量不要连表查询

2、尽量不要有外联,

改业务逻辑采用实务操作单表​

 

8、分库分表,读写分离

建主库和从库,主从复制,读数据和写数据分别对不同的数据库进行

 

9、redis

单线程的工作模式

纯内存操作

单线程操作,避免了频繁的上下文切换

采用了非阻塞I/O多路复用

 

10、mongdb

 

11、高并发负载均衡的处理

1 什么是负载均衡?

当一台服务器的性能达到极限时,我们可以使用服务器集群来提高网站的整体性能。那么,在服务器集群中,需要有一台服务器充当调度者的角色,用户的所有请求都会首先由它接收,调度者再根据每台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将请求分配给某一台后端服务器去处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调度者如何合理分配任务,保证所有后端服务器都将性能充分发挥,从而保持服务器集群的整体性能最优,这就是负载均衡问题。

2、处理负载均衡的四种方式

1、HTTP重定向实现负载均衡

过程描述
当用户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时,请求首先被集群调度者截获;调度者根据某种分配策略,选择一台服务器,并将选中的服务器的IP地址封装在HTTP响应消息头部的Location字段中,并将响应消息的状态码设为302,最后将这个响应消息返回给浏览器。 ​ 当浏览器收到响应消息后,解析Location字段,并向该URL发起请求,然后指定的服务器处理该用户的请求,最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 在使用HTTP重定向来实现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的过程中,需要一台服务器作为请求调度者。用户的一项操作需要发起两次HTTP请求,一次向调度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后端服务器的IP,第二次向后端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处理结果。 ​
调度策略
调度服务器收到用户的请求后,究竟选择哪台后端服务器处理请求,这由调度服务器所使用的调度策略决定。 ​     随机分配策略     当调度服务器收到用户请求后,可以随机决定使用哪台后端服务器,然后将该服务器的IP封装在HTTP响应消息的Location属性中,返回给浏览器即可。 ​    轮询策略(RR)    调度服务器需要维护一个值,用于记录上次分配的后端服务器的IP。那么当新的请求到来时,调度者将请求依次分配给下一台服务器。 ​ 由于轮询策略需要调度者维护一个值用于记录上次分配的服务器IP,因此需要额外的开销;此外,由于这个值属于互斥资源,那么当多个请求同时到来时,为了避免线程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锁定互斥资源,从而降低了性能。而随机分配策略不需要维护额外的值,也就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因此性能比轮询要高。 ​

 

优缺点分析
采用HTTP重定向来实现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实现起来较为容易,逻辑比较简单,但缺点也较为明显。 ​ 在HTTP重定向方法中,调度服务器只在客户端第一次向网站发起请求的时候起作用。当调度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响应信息后,客户端此后的操作都基于新的URL进行的(也就是后端服务器),此后浏览器就不会与调度服务器产生关系,进而会产生如下几个问题: ​    由于不同用户的访问时间、访问页面深度有所不同,从而每个用户对各自的后端服务器所造成的压力也不同。而调度服务器在调度时,无法知道当前用户将会对服务器造成多大的压力,因此这种方式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负载均衡,只不过是把请求次数平均分配给每台服务器罢了。    若分配给该用户的后端服务器出现故障,并且如果页面被浏览器缓存,那么当用户再次访问网站时,请求都会发给出现故障的服务器,从而导致访问失败 ​ ​ ​

 

2、 DNS负载均衡

DNS是什么
在了解DNS负载均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DNS域名解析的过程。 ​ 我们知道,数据包采用IP地址在网络中传播,而为了方便用户记忆,我们使用域名来访问网站。那么,我们通过域名访问网站之前,首先需要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这个工作是由DNS完成的。也就是域名服务器。 ​ 我们提交的请求不会直接发送给想要访问的网站,而是首先发给域名服务器,它会帮我们把域名解析成IP地址并返回给我们。我们收到IP之后才会向该IP发起请求。 ​ 那么,DNS服务器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如果一个域名指向了多个IP地址,那么每次进行域名解析时,DNS只要选一个IP返回给用户,就能够实现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 ​

 

具体做法
首先需要将我们的域名指向多个后端服务器(将一个域名解析到多个IP上),再设置一下调度策略,那么我们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的负载均衡就完全由DNS服务器来实现。 ​ 当用户向我们的域名发起请求时,DNS服务器会自动地根据我们事先设定好的调度策略选一个合适的IP返回给用户,用户再向该IP发起请求。 ​ ​ ​

 

调度策略
一般DNS提供商会提供一些调度策略供我们选择,如随机分配、轮询、根据请求者的地域分配离他最近的服务器。

 

优缺点分析
DNS负载均衡最大的优点就是配置简单。服务器集群的调度工作完全由DNS服务器承担,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后端服务器上,保证他们的稳定性与吞吐量。而且完全不用担心DNS服务器的性能,即便是使用了轮询策略,它的吞吐率依然卓越。 ​ 此外,DNS负载均衡具有较强了扩展性,你完全可以为一个域名解析较多的IP,而且不用担心性能问题。 ​ 但是,由于把集群调度权交给了DNS服务器,从而我们没办法随心所欲地控制调度者,没办法定制调度策略。 ​ DNS服务器也没办法了解每台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因此没办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负载均衡。它和HTTP重定向一样,只不过把所有请求平均分配给后端服务器罢了。 ​ 此外,当我们发现某一台后端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即使我们立即将该服务器从域名解析中去除,但由于DNS服务器会有缓存,该IP仍然会在DNS中保留一段时间,那么就会导致一部分用户无法正常访问网站。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好在这个问题可以用动态DNS来解决。 ​

 

动态DNS
动态DNS能够让我们通过程序动态修改DNS服务器中的域名解析。从而当我们的监控程序发现某台服务器挂了之后,能立即通知DNS将其删掉。
综上所述
DNS负载均衡是一种粗犷的负载均衡方法,这里只做介绍,不推荐使用。

 

3、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什么是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反向代理服务器是一个位于实际服务器之前的服务器,所有向我们网站发来的请求都首先要经过反向代理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要么直接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要么将请求交给后端服务器处理,再返回给用户。 ​ 之前我们介绍了用反向代理服务器实现静态页面和常用的动态页面的缓存。接下来我们介绍反向代理服务器更常用的功能——实现负载均衡。 ​ 我们知道,所有发送给我们网站的请求都首先经过反向代理服务器。那么,反向代理服务器就可以充当服务器集群的调度者,它可以根据当前后端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将请求转发给一台合适的服务器,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优缺点
优点 ​     隐藏后端服务器。     与HTTP重定向相比,反向代理能够隐藏后端服务器,所有浏览器都不会与后端服务器直接交互,从而能够确保调度者的控制权,提升集群的整体性能。    故障转移    与DNS负载均衡相比,反向代理能够更快速地移除故障结点。当监控程序发现某一后端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通知反向代理服务器,并立即将其删除。    合理分配任务    HTTP重定向和DNS负载均衡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负载均衡,也就是调度服务器无法根据后端服务器的实际负载情况分配任务。但反向代理服务器支持手动设定每台后端服务器的权重。我们可以根据服务器的配置设置不同的权重,权重的不同会导致被调度者选中的概率的不同。 ​ 缺点 ​    调度者压力过大    由于所有的请求都先由反向代理服务器处理,那么当请求量超过调度服务器的最大负载时,调度服务器的吞吐率降低会直接降低集群的整体性能。    制约扩展    当后端服务器也无法满足巨大的吞吐量时,就需要增加后端服务器的数量,可没办法无限量地增加,因为会受到调度服务器的最大吞吐量的制约。 ​ ​ ​
粘滞会话
反向代理服务器会引起一个问题。若某台后端服务器处理了用户的请求,并保存了该用户的session或存储了缓存,那么当该用户再次发送请求时,无法保证该请求仍然由保存了其Session或缓存的服务器处理,若由其他服务器处理,先前的Session或缓存就找不到了。 ​ 解决办法1: 可以修改反向代理服务器的任务分配策略,以用户IP作为标识较为合适。相同的用户IP会交由同一台后端服务器处理,从而就避免了粘滞会话的问题。 ​ 解决办法2: 可以在Cookie中标注请求的服务器ID,当再次提交请求时,调度者将该请求分配给Cookie中标注的服务器处理即可。 ​

4、负载均衡组件

1.1、apache —— 它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跨平台的网页服务器,属于老牌的web服务器了,支持基于Ip或者域名的虚拟主机,支持代理服务器,支持安全Socket层(SSL)等等,目前互联网主要使用它做静态资源服务器,也可以做代理服务器转发请求(如:图片链等),结合tomcat等servlet容器处理jsp。 1.2、ngnix —— 俄罗斯人开发的一个高性能的 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由于Nginx 超越 Apache 的高性能和稳定性,使得国内使用 Nginx 作为 Web 服务器的网站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新浪博客、新浪播客、网易新闻、腾讯网、搜狐博客等门户网站频道等,在3w以上的高并发环境下,ngnix处理能力相当于apache的10倍。 参考:apache和tomcat的性能分析和对比(Nginx 0.8.x + PHP 5.2.13(FastCGI)搭建胜过Apache十倍的Web服务器(第6版)[原创]) 1.3、lvs —— 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写,意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由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章文嵩博士于1998年5月创立,可以实现LINUX平台下的简单负载均衡。了解更多,访问官网:http://zh.linuxvirtualserver.org/。 ​ 1.4、HAProxy ​ —— HAProxy提供高可用性、负载均衡以及基于TCP和HTTP应用的代理,支持虚拟主机,它是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一种解决方案。HAProxy特别适用于那些负载特大的web站点, 这些站点通常又需要会话保持或七层处理。HAProxy运行在当前的硬件上,完全可以支持数以万计的并发连接。并且它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可以很简单安全的整合进您当前的架构中, 同时可以保护你的web服务器不被暴露到网络上. 1.5、keepalived —— 这里说的keepalived不是apache或者tomcat等某个组件上的属性字段,它也是一个组件,可以实现web服务器的高可用(HA high availably)。它可以检测web服务器的工作状态,如果该服务器出现故障被检测到,将其剔除服务器群中,直至正常工作后,keepalive会自动检测到并加入到服务器群里面。实现主备服务器发生故障时ip瞬时无缝交接。它是LVS集群节点健康检测的一个用户空间守护进程,也是LVS的引导故障转移模块(director failover)。Keepalived守护进程可以检查LVS池的状态。如果LVS服务器池当中的某一个服务器宕机了。keepalived会通过一 个setsockopt呼叫通知内核将这个节点从LVS拓扑图中移除。 1.6、memcached —— 它是一个高性能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当初是Danga Interactive为了LiveJournal快速发展开发的系统,用于对业务查询数据缓存,减轻数据库的负载。其守护进程(daemon)是用C写的,但是客户端支持几乎所有语言(客户端基本上有3种版本[memcache client for Java;spymemcached;xMecache]),服务端和客户端通过简单的协议通信;在memcached里面缓存的数据必须序列化。 1.7、terracotta —— 是一款由美国Terracotta公司开发的著名开源Java集群平台。它在JVM与Java应用之间实现了一个专门处理集群功能的抽象层,允许用户在不改变系统代码的情况下实现java应用的集群。支持数据的持久化、session的复制以及高可用(HA)。

 

12、vim

一种编辑器

 

13、docker

容器技术,

 

14、集群与分布式

 

15、设计者模式

设计模式是面对各种问题进行提炼和抽象而形成的解决方案。这些设计方案是前人不断试验,考虑了封装性、复用性、效率、可修改、可移植等各种因素的高度总结。它不限于一种特定的语言,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十三种设计者模式

1、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的优点

1、由于单例模式要求在全局内只有一个实例,因而可以节省比较多的内存空间; 2、全局只有一个接入点,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同步控制,避免多重占用; 3、单例可长驻内存,减少系统开销。

单例模式的应用举例

1、生成全局惟一的序列号; 2、访问全局复用的惟一资源,如磁盘、总线等; 3、单个对象占用的资源过多,如数据库等; 4、系统全局统一管理,如Windows下的Task Manager; 5、网站计数器。

单例模式的缺点

1、单例模式的扩展是比较困难的; 2、赋于了单例以太多的职责,某种程度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六大原则后面会讲到); 3、单例模式是并发协作软件模块中需要最先完成的,因而其不利于测试; 4、单例模式在某种情况下会导致“资源瓶颈”。

2、工厂类相关模式

3、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的定义如下: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建造者模式的作用,就是将“构建”和“表示”分离,以达到解耦的作用。

4、原型模式

5、代理模式

6、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定义如下: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在增加功能方面,装饰器模式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7、适配器模式

8、门面模式

9、组合模式

10、享元模式

11、桥梁模式

12、策略模式

13、责任链模式

14、命令模式

15、中介者模式

16、模板模式

17、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的定义如下:它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对象的内部细节。

18、访问者模式

19、观察者模式

20、解释器模式

21、备忘录模式

22、状态模式:

23、设计原则:

16、基本算法

 

冒泡排序:

直接排序:

插入排序:

快速排序:

回归排序:

 

17、CMDB系统

 

20、go介绍

 

21、

消息队列,celery中消息队列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uechengeng/p/10775577.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工具] Sublime Text 使用指南
查看>>
Hangfire在ASP.NET CORE中的简单实现方法
查看>>
Algorithm——何为算法?
查看>>
Web服务器的原理
查看>>
小强升职计读书笔记
查看>>
常用的107条Javascript
查看>>
#10015 灯泡(无向图连通性+二分)
查看>>
忘记root密码,怎么办
查看>>
linux设备驱动归纳总结(三):1.字符型设备之设备申请【转】
查看>>
《黑客与画家》 读书笔记
查看>>
bzoj4407: 于神之怒加强版
查看>>
mysql统计一张表中条目个数的方法
查看>>
ArcGIS多面体(multipatch)解析——引
查看>>
css3渐变画斜线 demo
查看>>
JS性能DOM优化
查看>>
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 使用模板及智能指针
查看>>
c#的const可以用于引用类型吗
查看>>
手动实现二值化
查看>>
What Linux bind mounts are really doing
查看>>
linux top命令详解
查看>>